新线路!5月17日特价99元『泉州』“小九寨”、泉港古迹-土坑古民居群、峰尾码头、圭峰塔、黄素石楼、天然奇石“玉笏朝天”纯玩一日游!

热门景点 > 新线路!5月17日特价99元『泉州』“小九寨”、泉港古迹-土坑古民居群、峰尾码头、圭峰塔、黄素石楼、天然奇石“玉笏朝天”纯玩一日游!

新线路!5月17日特价99元『泉州』“小九寨”、泉港古迹-土坑古民居群、峰尾码头、圭峰塔、黄素石楼、天然奇石“玉笏朝天”纯玩一日游!

领队1人,火山5人,山舞银蛇3人,清泉3人,花海一笑2人,计14人
分享到:

 新线路!5月17日特价99元『泉州』“小九寨”、泉港古迹-土坑古民居群、峰尾码头、圭峰塔、黄素石楼、天然奇石“玉笏朝天”纯玩一日游!

微信图片_20250506101435.png

 活动日期:2025年5月17日(周六)

集合时间: 7:45集合,8:00准时出发,超时不侯。
集合地点:福州市文化宫前门
活动费用:99元(含来回车费、高速费,领队费,保险)
报名电话微信:13338281778  山畅游13950484854 

*备注:本产品为特价打包产品,所有年龄段及所有特殊证件不再享受任何优惠,放弃旅游景点无费用可退;

 

1日/2日游由领队或策划师统一代签旅游合同,报名参加活动成功视为已阅读并接受该约定,若有异议,请单独提出。

报名成功者均视同接受以上报名须知和免责声明。

行程安排:

7:45签到集合,8:00出发。乘车前往泉州“小九寨”【巴厝矿坑秘境公园】,如遇不让进,则改【山腰盐场】

随后前往泉港二十景之【土坑古民居群】位于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。古民居保存着27座明清时期二开进、三开进的大厝,中间留有一条石板街约一百多米长,以青石板铺设。来到土坑,穿越百年,寻一方水土,觅一缕岁月。穿梭在红砖古厝之中,每一处都散发着时空交错的感觉。看向那栋写着“百万大厝”的大屋子,不难想象当初主人的背景。红砖古厝,片石砖木,烟火人家。一座座红砖红瓦,可以遮风雨、可以温粥饭、可以度日月、可以纳今生。流转的时光,可以带走昔日的样貌,却始终带不走它的传奇。

午餐时间,午餐敬请自理,或找领队组织拼餐。

下午前往【圭峰塔】【黄素石楼】,黄素石楼又名“定楼”,位于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村,始建于清乾隆六年(1741年),系黄素父子历时三十多年建成。

最后前往【玉笏朝天石】,位于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下炉村境内。从远处看,那块巨石就像古代朝廷官员手持的朝笏故称"玉笏朝天"。

适时返回福州,结束愉快的行程!


备注:行程和时间点有时可能会根据当天具体情况而调整先后顺序。

景点介绍:

巴厝矿坑秘境公园

泉州沿海地区花岗岩矿山资源丰富,石材开采历史悠久,早在唐朝就有文字记载,石材开采和加工成为当时的支柱产业之一。2016年,永和镇建筑饰面石材行业整体退出转型。一座面积约160亩的石窟废弃多年,三四处深坑连成一体,水积其中,石坑浅的30多米,深的则有近70米。石材转型退出之后,这里人迹罕至,石窟外,两扇铁门紧锁多年。高空栈道、石艺走廊、亲水平台……在晋江市永和镇巴厝村,一座由“石窟窿”改造的“秘境公园”就是巴厝矿坑秘境公园。公园内拥有碧水和矿坑独特的景致,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生态画卷。 目前公园一期工程已完成,大家可以在允许活动的区域游玩,不要擅自进入危险地带。如果你有无人机,就让无人机充当你的眼睛吧,带你一览石窟新面貌。

土坑古民居群

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土坑,今属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。土坑,一作涂坑,旧谱记为“涂山”,为刘氏聚居村。村落朝向为坐西北向东南。刘氏古民居(俗称“大厝”)以“数量多而集中、建造美而坚固、风水佳而毓秀”著称,富有浓郁的闽南建筑特色。经实地勘查,古民居由南到北依山而建,因地制宜,布局有序,交通方便。土坑古民居建筑群兴建于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经明、清两朝,至今有600年历史。现有古居宅第42座,均属石、木、砖结构,总占地面积26860平方米。土坑刘氏古民居建筑豪华气派,居住冬暖夏凉。红砖红瓦和白色花岗岩石相结合,色彩鲜艳,雍容大气。承重墙或版筑夯土或叠瓦垒石(俗称“出砖入石”),抬梁穿斗式结构,硬山式或卷棚屋顶。门窗形状多样,大小不一,装饰精致。微信图片_20250506100212.png

微信图片_20250506100611.png

圭峰塔

圭峰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尾半岛上。泉港的历史是悠久的,名字却是年轻的。峰尾是泉港历史上唯一的古城,古称“峰城”、“圭峰”。泉港56公里的海岸线,峰尾就占据了13公里长。峰尾人世代以海为田,以船为家,以渔为业,向海而生。圭峰塔坐落于峰尾半岛上,面对湄洲湾,是座镇海、祈福的风水塔,具有镇海安澜、避邪御灾的玄妙之功。又因附近有峰尾码头,所以成了船舶进出后龙湾和山腰湾的航标塔。“作东南巨镇,起海国文明”,如此大气的对联,饱含着先民们的夙愿。或许,当时的渔民们并不知道海国究竟有多大,但海权意识的种子,早已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。微信图片_20250506100235.png

微信图片_20250506100748.jpg

黄素石楼

黄素石楼,又称“定楼”“黄素土楼”“前黄土楼”,俗称“土楼”“涂楼”,位于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西南面涂楼自然村,始建于清乾隆六年(1741年)。由海上贸易起家的黄素、黄堂官父子,历时30余载修筑而成。黄素石楼建筑群,坐东朝西,宽广壮观。整体平面方形四合式,连庭院总长75.10米,宽73.50米,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。大楼与环屋自西往东分为四进,依次由前厝、外石埕与天井、石楼(主楼)、后厝组成,环以左右厢房。各建筑地势逐进抬高,铺以石台阶连通,至东厢房时,台基竟高达近1米。整体建筑主(石楼)、次(厢房)有别,统率有序,共有正、辅房屋108间,其中石楼内构房36间,石楼外环屋建房72间,共108间正辅房屋,取象“三十六天罡,七十二地煞”,气势恢宏。外石埕与外北厢房的东面,隔一道砖围墙和一大砖埕之后,即前厝。前厝俗称“北大馆”,为传统闽南大厝,皇宫式建筑,两进五间张双护厝格局,里面雕梁画壁,雕饰花鸟禽兽。前厝和厢房外墙以红砖白石裙砌就,硬山式顶,屋盖瓦筒。周围厢房回廊均有木石齿牙交错,逐层榫合叠压而成。微信图片_20250506100254.png

微信图片_20250506100815.png

玉笏朝天石

“玉笏朝天”:这块奇石是泉港区涂岭镇下炉村境内的一处天然地标景观,它面朝东北,高有10米,面阔约6至7米,厚达4米,上阔下窄,倾斜向上的一面光滑如镜。从远处眺望,耸立的巨石状如笏筒,就像古代朝廷官员手持的朝笏。

微信图片_20250506100313.png

微信图片_20250506100904.png

请长按下图的“二维码”关注“福建青旅山畅游旅游假期”公众号

报名电话微信:13338281778  13950484854山畅游(微信同号)


姓名
电话号码
电子邮箱
公司名称
地址
留言*
 
验证码
提交
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737号